您好,欢迎来到南海慈善会官方网站!

→ 关于我们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最新项目更多>>

2003年大事记

2013-12-19 00:00

2003年大事记


    为了筹集社会福利资金,推动我区慈善福利事业的发展,南海区慈善会于2003年12月26日成立,并在2003年12月举行了一系列扶贫助困慈善募捐活动。在此期间,圆满举行了南海区慈善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一次理监事会议,成功举办了扶贫助困慈善募捐答谢暨万人行活动。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下,在各镇、街和各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和热心推动下,此次扶贫助困慈善募捐系列活动深入人心,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全区不断掀起慈善募捐的热潮,截止至2004年1月13日,共募集到善款人民币41212210.47元,港币1075069.15元,美元0.99元,轮椅150张及医疗辅助器械一批,折合人民币65万元。慈善募捐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扶贫助困慈善募捐工作机制。慈善募捐系列活动的成功举行,开创了我区慈善事业的先河,也为我区慈善福利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活动的主要特点:

    (一)各级领导充分重视,党委政府大力支持。

    本次扶贫助困慈善募捐系列活动,既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扶贫助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促进我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更是区委、区政府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省委、省政府“十项民心工程”的重要举措。本次活动实行的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因此,从筹备阶段开始,本次活动自始至终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重视和热心关怀。一是为了加强对这次活动的领导,区专门成立了慈善募捐活动领导小组,区长李贻伟亲自担任组长,梁国章、叶桂容、莫结茹、叶细标等区几套班子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各部门、各镇街和区直有关部门主要领导组成,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部署这次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区民政局长廖先伟任办公室主任。二是区主要领导现身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区几套班子领导、班子成员均对镇(街)单位实行挂钩联系,确保了募捐工作的落实。三是2003年11月17日,区几套班子领导带头捐款,从而在全区掀起了慈善募捐的热潮。四是在扶贫助困慈善募捐答谢暨万人行活动中,区几套班子领导积极参与,包括港澳台人士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踊跃参加;陈仲元书记、李贻伟区长、梁国章副书记等区领导向捐赠善款的单位代表和个人颁发了答谢牌匾,陈仲元书记还亲自为万人行活动的起步发令,整个活动热烈、简朴、有序,体现了南海人民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慈善爱心的传统美德。五是为了表示对南海区慈善会的关心和支持,陈仲元、李贻伟、谢兆镗等区领导欣然受聘为慈善会名誉会长,莫结茹副区长还亲自担任慈善会会长。六是募捐活动一开始,区政府即划拨500万元给慈善会作为善款。为了搞好这次活动,区财政还专门安排了50万元作为活动经费,确保了活动的顺利。整个慈善募捐活动没有动用一分钱的善款,慈善会善款在整个活动中为零支出,体现了这次募捐扶贫助困的主题,从而打消了一些群众的疑虑,进一步推动了募捐工作的落实。

    (二)宣传引导积极到位,慈善募捐深入人心。

    本次扶贫助困慈善募捐活动,我们始终坚持以自愿捐赠原则,不搞硬性摊派、不搞强制性募捐。为此,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们首先抓好宣传发动工作。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开展宣传引导工作,激发社会各界扶贫助困献爱心,动员人们主动投身慈善福利事业,使扶贫助困慈善募捐深入人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宣传内容上,我们紧紧围绕“把握正确导向、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气氛”的总要求,重点宣传本次扶贫助困慈善募捐系列活动的主题,宣传南海区慈善会的性质、宗旨、任务,宣传发展我区慈善福利事业的重要意义,宣传扶贫助困、乐善好施的先进典型及其体现的慈善精神,宣传全区募捐活动的进展情况;在宣传的方式方法上,一是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在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设立慈善募捐活动专栏,刊出和播出有关文章和节目,并在区民政局网站设立了慈善会专门网页,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宣传攻势,确保宣传引导的力度。二是通过组织观看慈善募捐活动专题VCD宣传片、张贴慈善募捐倡议书、派发宣传单张、设置公益广告等,营造社会宣传攻势,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据统计,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全区共播出电视新闻330多次,刊登专题报道50多条,下发VCD290张,悬挂标语336条,印发《倡议书》43万份,宣传海报8000份。宣传工作做到了自始至终全程跟进,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三)精心策划,周密组织,狠抓落实。

    为了确保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区慈善募捐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整个活动周密计划,精心组织,狠抓落实。一是以区民政局全体工作人员为主,设立了秘书宣传组和募捐联络组。其中秘书宣传组又分为秘书小组、宣传小组、财务小组、安全小组、联络后勤小组等,募捐联络组分为财务小组、综合小组等,每个小组都明确了各自的工作任务,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做到组织、人员、任务“三落实”。二是计划周密,准备充分。在筹备阶段首先制订了本次活动的整体工作计划,从时间、人员的安排,工作任务、要求,到各阶段需要准备的事项,都作了周密细致的计划。在活动的各个阶段,又根据工作进程的实际情况,分别制订阶段性计划,将任务计划分解到组、到人。每个阶段开始前,领导小组办公室都要召开各种准备会议,研究可能出现的问题,商讨解决办法;在几项大的活动开始前,除了多次召开全体办公室成员参加的预备会议,还分别召开有各有关单位、各镇街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工作会议,明确任务,落实分工。三是组织到位,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整个慈善募捐系列活动,时间紧、任务重,期间更经常出现各种事前无法预料的变数。在筹备和开展各项活动的近三个月时间里,有关人员殚精竭虑,加班加点,工作周密细致,领导小组办公室高效运转,时刻处于临战状态,及时解决各种问题,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各单位积极配合,通力协作。

    本次慈善募捐暨万人行活动涉及面较广,得到了各有关单位、各镇街的鼎力支持,为活动的圆满成功提供了有力保障。除了做好本镇街、本单位的慈善募捐工作外,区委宣传部、区广电局、南海报社全程跟进整个活动,成功开展了宣传工作;港澳乡亲、台湾同胞的沟通联络主要是由区统战部协调、区外事侨务局组织实施;扶贫助困慈善募捐答谢暨万人行活动离不开区体育局、区公安局交警大队的鼎力支持;区法制局参与了慈善会章程和善款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的起草,对慈善会的建章立制工作给予了极大帮助;区教育局、义工联等单位的有力配合也为万人行活动增色不少。总之,正是全区各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使得本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二、活动的主要成效:

    (一)圆满完成了慈善募捐的预期目标。

    自2003年11月17日区几套班子率先带头捐款开始,全区不断掀起慈善募捐的热潮,不论是单位或个人、在职或离退休、学生或军人,纷纷踊跃捐款,齐献爱心,扶贫助困的意识深入人心,募捐到的善款超出了预期的目标。

    (二)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南海区慈善会通过聘请一批德高望重的海内外人士为慈善会名誉会长或顾问,一些港澳乡亲和企业家还担任了慈善会的副会长或理事,有效将慈善会的影响扩展到社会各阶层,增强了慈善会的凝聚力及号召力。选举了一批专业人士及社会热心人士组成慈善会的监事会,使慈善会更具公信力;南海区慈善会召开成立大会时,中华慈善总会专门发来贺电,广东省民政厅副厅长郑人豪、佛山市民政局赖剑文局长亲自到会祝贺并宣读了广东省慈善总会、佛山市慈善会的贺词;之后举行的“扶贫助困慈善募捐答谢暨万人行”活动,更是充分向全区人民展示了区委、区政府扶贫助困的决心和行动,从而将这次慈善募捐活动推向了高潮。

    (三)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慈善福利工作机制。

    区慈善会筹备办公室经过召开多次会议协商,并广泛征询社会各界及相关专业人士的意见,借鉴其它省市慈善机构的经验和做法,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反复研究、斟酌,草拟了慈善会章程草案,慈善会善款管理办法草案,财务管理制度及监管制度,并经慈善会第一届一次理事会审议,获得通过。通过建章立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工作机制,尤其是制定了严格的善款管理办法,善款统一存入区会计结算中心开设的慈善会专户,善款的募集、管理和使用接受慈善会监事会的监督,并聘请社会审计中介机构,定期对善款事项进行审计,定期向慈善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报告并向社会公布善款的收支情况。做到善款来源公开、投向公开,增强了慈善工作的透明度,为我区慈善福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打好了基础。

    (四)我区困难群众将得到有效救助。

对于募捐得来得善款,区慈善会决定采取“边募边助”的原则:一方面,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慈善募捐活动,并积极探索社会化、商业化的募捐工作新路子,继续积极募集善款;另一方面,每年度有计划的直接安排一部分善款用于慈善福利事业,重点用于对困难群众的扶危助困、助学、救助突发性致贫等,2004年的初步预算为1130万元左右,善款用途包括:1、危重病、特殊病救助;2、特困大学生助学;3、低保户危房改造;4、因特发性灾害造成生活困难救助;5、残疾人救助;6、改造敬老院。该预算已由慈善会第一届一次理事会审议通过,将根据《南海区慈善会善款管理办法》的规定,委托区民政局救济科发放。通过采取“边募边助”的原则,及时将善款用到困难群众身上,使困难群众得到最有效的帮助,最大限度的发挥善款的作用,慈善会必将得到困难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社会各界的高度信任,吸引更多的人献爱心,帮助更多的困难群众。

    三、几点体会:

  (一)发展慈善福利事业,必须高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

  我们在学习与实践中深刻认识到,要发展慈善福利事业,必须高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时刻牢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将慈善工作作为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事业的载体,倡导“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德观,才能使慈善福利事业的发展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思想道德基础,才能为慈善福利事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源泉。

  (二)做好慈善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我区的慈善工作发展,指出: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贫助困的传统美德,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积极开展面向困难群众的多种多样的捐赠活动和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使他们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这为我区慈善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为了将我区慈善福利事业做大做强,区委、区政府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支持,我区的慈善福利事业今后可望得到更大发展。

  (三)做好慈善工作,必须以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为基础。

  慈善福利事业的基础和源泉在于社会。两个多月来,正是由于我区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港澳乡亲台湾同胞和广大市民都各尽所能地参加到慈善活动中来,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和扶贫助困的传统美德,积极为困难群众奉献爱心,开创了我区慈善福利事业的良好局面。

  (四)做好慈善工作,必须以加强监督管理为保障。

  捐助款物能否合理使用,关系到慈善机构的社会形象,关系到慈善福利事业的健康发展。只有建立和完善募捐接收、储运、资助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做到帐目清楚、手续完备、安全可靠,接受各级审计部门监督的同时向社会公示,才能保护社会各界捐助者的参与热情,才能为慈善机构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和社会公信度。

    总之,两个多月来,我们做了一定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宝贵经验,为我区的社会进步和发展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但应该看到,发展慈善福利事业任重而道远,与区委、区政府的要求相比,与社会的实际需要相比,我区的慈善福利事业还存在着差距,还需尽快发展。区委、区政府领导十分重视扶贫助困工作,对慈善福利事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抓住机遇、艰苦创业、建章立制,把我区的慈善事业做大做强,为困难群众办更多的实事,为社会稳定,为促进我区三个文明建设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佛山市南海区慈善会

二OO四年一月九日